教学动态
药学(生物药学创新实验班)
亚 - 搏全站手机网页版登入页面药学(生物药学创新实验班)是亚 - 搏全站手机网页版登入页面新设立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借鉴国内外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经验,探索在大众化教育背景下特色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结合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培养掌握扎实药学学科理论知识、交叉学科前沿知识、生物药物关键工程技术,具备良好人文和品德素养、探索和开拓精神、创新和创业能力的药学拔尖人才。
生物药学创新实验班今年首次招生,招生计划为20人。遵循“学生中心、产出导向、个性发展、品学兼优”的育人理念,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重德行”的人才培养目标,实施“个性化、小班化、国际化”的培养模式。该实验班依托药学、生物制药和临床药学3个国家一流专业,并结合我校在生物制药领域的全国领先优势,针对学生特长和兴趣发展,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并凸显以下四大特色:
一是本-硕-博贯通培养,通过考核的优秀学生优先进入卓越研究生项目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通过4+6年学习,获得理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二是产学研医深度融合,鉴于药学专业创新性和应用性双重特性,依托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省实验室等高能级平台建立科教融合基地;依托温州基因药谷和国内知名药企建立产教融合基地;依托亚 - 搏全站手机网页版登入页面31家附属医院丰富的临床资源,建立医教融合基地。产学研医协同育人,深入推进“大医学背景下的大药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三是院士团队全过程导学,为每位学生配备教学经验丰富、科研水平高的四年一贯制学业导师,实施全过程导学,导师团队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领衔,包括教育部长江学者、国家教学名师、国家杰青、国家“万人计划”、国家百千万人才、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一批知名学者专家。四是多元化交流学习,为学生提供交流访学及形式多样的国际、国内交流机会,多渠道开展国际、国内师生交流活动,拓宽学生视野。与韩国全南大学合作举办药学专业博士学位是全国首批药学专业博士层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校与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日本、泰国等多所高校建立了本硕博联合培养和交换生项目。
本专业所依托的药学学科实力雄厚,药学学科是浙江省重中之重一级学科、浙江省一流A类学科和浙江省重点建设大学优势特色学科,2020、2021年中国软科药学学科排名前10%;药理学与毒理学进入ESI全球前1.5‰。现有药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药学一级学科博士点、药学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点、药学专业学位硕士点。依托药学学科的多个国家级和省部级高能级创新平台,包括细胞生长因子药物和蛋白制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生物医药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和科技部生物医药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浙江省生物技术制药重点实验室、生长因子药物开发浙江省工程实验室和浙江省生长因子联合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为本创新班学生培养和持续成长提供了国内一流的科研实践平台。
本专业培养具有高素质、创新药物研发潜质的药学拔尖人才,毕业生可以到国内顶尖科研院所、医疗单位、国内外知名药企等就业,也可以继续升学深造,如:一部分学生通过推免的方式,进入本校硕(博)士培养阶段,其中,优秀的学生可以申请硕博贯通培养阶段,进入卓越研究生项目。一部分学生通过推免的方式,进入国内其他高水平高校攻读硕(博)士。一部分学生通过考研攻读硕(博)士。
药学专业
2001年开设,学制四年,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理学学士”学位。药学专业为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国家特色专业,浙江省重点(建设)专业,浙江省“十二五”和“十三五”优势专业,拥有一支由多名国家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和多名省级优秀教师组成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多名中青年教师入选国家级和省部级人才项目,拥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药学实验教学重点示范中心,拥有药学重中之重一级学科、一流A类学科、重点建设大学优势特色学科、药学一级博士点、一级硕士点和专业学位硕士点,2016年12月接受国家教育部药学专业认证,成为省内首批通过药学专业认证的专业,全国药学专业排名位列前10%,成为国家一流专业,累积为全国培养4千余名毕业生。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药学和相关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熟悉国家药事管理的法规、政策与营销的基本知识,能够胜任在药品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和研究与开发等领域从事鉴定、药物设计、药物生产、药物制剂、药品营销、临床合理用药等药学相关岗位工作,具有实践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的应用型药学人才。
二、专业定位
立足浙江,面向全国,培养面向医疗单位、药物生产或营销企业、研究院所等,在药品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和研发等领域从事鉴定、药物设计、一般药物制剂及药学服务等工作的应用型药学人才。
三、培养要求
系统学习药学相关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药物结构、药物合成、天然药物提取分离和鉴定、药物作用机理、药物制剂设计、药品分析和质量控制、药物活性和体内动力学评价等基本技能,熟悉药事管理法规、临床合理用药原则、药物经济学知识、GMP等管理体系,具备在药品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和研究与开发等领域从事鉴定、药物设计、药物生产、药物制剂、药品营销、临床合理用药等工作能力。
四、主要课程
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生理学、系统解剖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生药学、药理学、药用植物学、药物分析、药剂学、生物药剂及药动学、临床医学概论、药事管理学等。
五、特色优势
1、以“产学研医”结合的“大药学”为发展理念,形成“三?三”制为特色药学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大学工、大教学、大学科”的协调发展,是浙江省医疗药学服务和企业药品生产人才的培养主阵地。
2、坚持国际化办学理念,较早成建制地培养来华药学本科专业留学生,雄厚学科资金大力支持,中韩合作药学博士项目获得教育部批准。
六、毕业生主要去向
药学专业学生毕业后,就业前景十分广阔,可以在药品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和研究与开发等领域从事鉴定、药物设计、药物生产、药物制剂、药品营销、临床合理用药等药学相关岗位工作,就业去向包括医院、科研院所、制药企业、医药营销公司、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机关等单位,也可以继续攻读药学专业方向的研究生或出国深造。本专业优秀毕业生可以免试推荐国内研究生。
中药学专业
2004年开设,学制四年。学生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考试合格,达到规定学分,准予毕业。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理学学士”学位。本专业拥有中药学一级学科硕士点,招收四年制本科和硕士研究生。为浙江省普通高校“十三五”特色专业、浙江省一流专业,温州市重点建设专业和重点学科。拥有一支包括全国优秀教师、国家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和浙江省高校优秀教师在内的师资队伍。建有温郁金和温莪术2个产地中药材的中药材GAP基地(分别在2009年和2014年通过国家药监局的GAP认证)和浙南特色中药重点实验室。专业始终坚持“以产业为特色”,全方位培养中药学专门人才。中药学专业定位是培养主要面向浙江。绕涫钦隳系厍搅频ノ、药品检验机构、中药研究机构、制药企业和中药材种植加工企业,从事医院临床中药学服务,中药检验,中药新药和保健品开发,中药材种植加工等工作,具有良好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中药专门人才。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的、主要从事医院临床中药学服务、中药检验、中药新药和保健品开发、中药材种植加工等工作,具有良好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中药专门人才。中药学专业毕业生应具备良好的人文、科学与职业素养,较为系统的中药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中医药思维,具有较强的传承、创新与社会服务能力,掌握相应的科学方法,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达到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中医药学及其相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中药学专业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中药鉴定、中药炮制、中药制剂、中药质量控制及安全性评价、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和中药新药开发等方面的能力,胜任中药相关的各种岗位。
三、核心课程
1.通识教育课:主要包括人文和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外语、计算机与信息技术、体育等课程。
2.基础类课程:主要涵盖化学类、生物学类、医学类课程。包括高等数学、基础化学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药理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和系统解剖学等。
3.专业教育课:主要包括药用植物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临床中药学、方剂学、中药化学、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理学、中药分析、中药药剂学和中药古典文献、波谱解析、药事管理学等。
4.专业方向与特色发展选修课程: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生兴趣,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而开设的课程。
教学过程中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并举,并安排医院实训、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毕业专题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中药学专业学生毕业后可考取研究生继续深造或到中药相关领域的中药制药企业、科研单位、药品检验与管理机构、各级各类医院等单位从事中药生产、开发、药品营销、中药质量检测药店药师、医院药房配方等工作。
中医药作为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国家对中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将大大增加,就业形势会越来越好。
生物制药专业
一、专业定位
立足浙江、面向全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广博而坚实的生物学、药学和化学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系统掌握生物制药的研发、生产、质量控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具备企业管理知识,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应用研究型生物制药人才。
二、历史沿革
2008年开始招生(原名为制药工程专业,2016年更名生物制药专业),学制四年。学生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考试合格,达到规定学分,准予毕业,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工学学士”学位。2020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也是浙江省一流专业、浙江省新兴特色专业。实施“小班化,精英制”培养模式,已培养300余名毕业生。拥有细胞生长因子药物、蛋白制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省部共建生物医药协同创新中心等国家级科研平台。获批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和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三、特色优势
1、产学研一体化。教学与科研、产业相结合,注重学科交叉,新医科和新工科背景下建设生物制药专业,构建“校企协同”的实践育人体系。
2、服务地方经济。牵头组建并获批全新运行模式的省部共建生物医药协同创新中心,建有多个科研转化实体和产教融合基地。
3、积极开展国内外交流合作,是首批培养药学本科来华留学生院校,中韩合作博士项目已获教育部批准 。
四、师资队伍
生物制药专业拥有雄厚的师资队伍。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名师1人、省名师2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国家教指委委员3人、省优秀教师3人、省教坛新秀2人。市/校名师、中坚、新秀等10人,核心课程负责人均为相关专业背景高级职称。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校堃从事生物药物研发三十余年,聚焦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家族(FGFs),在国际上首次研发3种原创自主知识产权FGFs基因工程一类新药(贝复济?、盖扶?、艾夫吉夫?)和1种三类载药医疗器械(创必复?);为教育部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生物制药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委员,教育部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类专业教指委副主任。
五、课程设置
以生物制药的产业链条为依据设置专业课程,涵盖生物药物产业完整的知识链。具体包括生物技术制药、发酵工程、分离工程、蛋白质工程、生物药物分析、生物制品学、制药设备与工艺设计、药事管理与法规等。其中,生物技术制药课程为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是目前国内生物制药专业首批国家级精品课程。
六、毕业生去向
生物制药是国家重点扶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学生进一步深造、考取研究生的比率较高。本科毕业生适于到生物制药相关的科研、药物检验、防疫部门等单位工作;适于到生物制品、保健品和医疗器械公司从事生产、检验及营销等工作;也可到高等学:鸵┢饭芾砘勾邮陆萄б约耙┦鹿芾淼确矫娴墓ぷ。学生就业呈现多元化、灵活性的特点。毕业生职业发展态势良好。
临床药学专业
临床药学专业作为新兴“医药融合”专业,旨在培养“懂医精药”,具有较强的临床药学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够从事合理用药及开展临床药物研发的复合应用型专业人才。亚 - 搏全站手机网页版登入页面临床药学专业于2011年获批,2012年首届招生,是浙江省最早且唯一设置该专业的院校。学制五年;学生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考试合格,达到规定学分,准予毕业,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临床药学专业于2019年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0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一、培养目标
培养懂医精药,具有生物学、医学、药学等学科基。弑噶俅惨┭У幕≈、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临床药学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能够从事临床合理用药、治疗药物监控、新药临床评价及临床药物研发的复合应用型专业人才。
二、培养要求
掌握与临床药学相关的医学、化学、药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等基础知识;掌握药物在人体正常状态及疾病状态下的药动学、药效学规律和药物的作用机制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具备全面、系统、正确地收集患者信息,以及规范书写药历的基本技能;具备开展审核处方(医嘱)、调配处方,进行用药交待等能力;具备合理用药所需要的药物咨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个体化给药方案设计等临床药学服务的能力;具备检索和阅读外文文献的能力。
三、主干学科
化学、临床医学、药学;核心课程包括药理学、临床药理学、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临床药物治疗学、诊断学、药事管理学等。
四、毕业生主要去向
临床药学专业学生就业方向包括各级医疗单位或部门,主要从事药学查房、药学门诊、药物不良反应监测、药物流行病学研究、临床合理用药,参与临床用药方案制定和医嘱审核,开展血药浓度监测和肝药酶特异性分析,为精准医疗提供服务,也可到药品监督检验机构和医药公司从事药品分析和检验、临床监查员(CRO)、药事管理、药物研发工作,或继续攻读临床药学相关专业研究生。